片羽—選擇的記憶 〈自序〉
文/薩璨如
或許,當人生踏入一個生命起點已遠去、終點比預期更靠近的階段,日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都顯得彌足珍貴。對日常生活中富足感的體會愈發深刻;所有感官變得前所未有地敏銳,彷彿生怕錯過任何一個值得感受的時刻。不過有些記憶卻漸漸模糊,模糊到令我難以追憶…
近期與世隔絕的日子裡,我試著找尋靈感、希望觸發由直覺集結而成的記憶檔案,藉以尋索某種造型。
由於我的創作並非再現真實生活或大自然中的形象,我只能仰仗記憶與感官引導我捕捉深藏在腦海中的畫面與感受。如今,我得以將這些畫面與感受配對、重組、形塑,並將抽象概念轉譯成實體,呈現在我的雕塑中。
我時刻謹記,能夠使用大理石進行創作是件多麼難能可貴的事。它們早在兩億年前經歷地質形變而成。在創作過程中我發現,每一塊大理石材都有各自的特質。這些石材有時特別難以駕馭,但終究我理解,這是它們賦予我的挑戰,要我留心警醒、且須謙卑。今日我們能夠透過創意形塑石材,展現大理石永恆的美,這不啻是種恩賜。
近來居家防疫的這幾個月,我已經失去了時間感;歷史時序彷彿不存在一般。我看見童年歷歷在目,同時與史跡朝夕相處;未來深遠且不可測,而我的存在,在人類歷史的對映下顯得無比渺小。在這個獨處的時刻,人們不再受時程與義務約束,我們得以思忖、亦可靜候…
記憶是我無論到哪都隨身攜帶的行囊,我總是想為它裝入更多的感觸、興味、與佳趣。我希望將其轉譯在創作之中,被人們輕擁入懷,並儲存於記憶裡。
2020 双方藝廊 「片羽—選擇的記憶 Selected Memory, A Creative Process:薩璨如個展」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