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的另一面:相遇的魔力
文 / 瓦倫媞娜.佛格 (Valentina Fogher)
生命教會我們,愛並非相互凝視,而是一起凝視相同方向。
――安東尼.聖修伯里
每當談到薩璨如和尼古拉.貝杜,兩人的名字總是成對出現。這是因為多年來,他們共同打造出融合友誼、工作、藝術、信任、尊重和愛的勝利組合。他們是兩位獨立的藝術家,但從人生根本的選擇開始,有愈來愈多計劃是相互交融的,像是兩位已奉獻超過二十年的Artco 工作室和Arkad 基金會,創造出一座歡迎所有人的「藝術殿堂」。我們也將持續欣賞他們的想法和永不熄滅的熱誠,這使人心靈振奮並砥礪前行。
薩璨如和貝杜在藝術圈中已成為某種指標。他們樂於接受提案並實踐各種計劃,為遠離家園或目的地的人張開歡迎的雙臂。他們一直在那兒,隨時雙耳傾聽提供協助。
他們的故事也不只於藝術,更關注在某種生命的本源。他們以人性眼光看待作品,彷彿作品是某種生命體,每次創作都是新生命的誕生。
然而,薩璨如和貝杜是二位獨立的藝術家,不斷以各自的雕塑語彙表現自我。
你在你的玫瑰上所花費的時間,是讓它變得如此重要的原因。
――安東尼.聖修伯里
薩璨如和貝杜在多數大型雕塑上採共同創作,這些雕塑主要在位於塞拉維札(Seravezza)的Artco 工作室製成。作品從概念發想及轉譯為立體的階段中,兩位藝術家是分頭進行的:薩璨如以手工製作小型模形,將其打磨光滑、進行切割、圓潤邊角,而貝杜則以鉛筆草繪,製作試作或模形,再著手立體數位製圖。最後,他們的想法結合,產生某種魔力:一件代表他們二人的獨特雕塑。
觀者就算從他們的小型作品中,也能感受到這些作品的雄偉風貌,無論雕塑尺幅,其內在蘊含的力量使其成為不朽的巨作。而即使在此,作品的靈魂也從未脫離其脈絡,反而在作品誕生之地找到最初的火花。他們的作品經常是委託創作,特別是來自臺灣、香港或其他遠東地區的非歐洲國家,他們專注每項細節,以準時又極為精準的方式創造雕塑,設定其擺放位置、內部支撐結構、組成方式和承載力,還有最重要的是,作品如何與周邊環境及使用者互動,讓人能享受作品,接收到藝術家在其中灌注的能量和創作力。
儘管如此,薩璨如和貝杜最宏偉的創造仍是Artco 工作室和Arkad 基金會。在這裡除了他們的創意外,人們還能感受到他們創造出如此非凡事物的熱情和勇氣。
我們一切所見皆為能量,即然無法直接接收,就從感官著手,賦予能量形態。
――卡洛斯.卡斯塔尼達
Artco 工作室是薩璨如和貝杜1998年於塞拉維札一座富含歷史的大理石切割廠中成立的,目的是為了擁有一個合適的室內外空間,能從概念發想到完成作品,全面執行其雕塑創作;足夠的腹地使他們能創造、儲藏習作、素描、手稿和模型,盡情發展其雕塑的生產過程,在作品實踐及設計階段,皆能擁有得利助手的協助。在這個設有一些最先進設備的大理石工作室中,創作涵蓋了各種技術層次,從鉛筆素描到自動機器,從滑鼠到數位印刷,再到數位化的鑽石線鋸機。此外,另一個根本層面是他們與該地區的工坊合作,尤其是運用特別機械,如:CNC 加工機和進行大理石塊粗製的機械手臂,以及與阿普安阿爾卑斯山(Apuan Alps)的大理石礦和採礦匠工們的合作。
四十多年前,就是因為這個地區位於提雷尼亞海(Tyrrhenian Sea)和阿普安阿爾卑斯山之間,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及這裡優質的工匠與原料,讓薩璨如和貝杜選擇定居韋西利亞(Versilia)。他們的作品是一種集體過程的成果,工匠們提供所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而石材供應者則總是願意提供最優質的大理石,因為他們明白如此創作出來的作品將會在世界各地受人欣賞。
根據薩璨如和貝杜的創作理念,「雕塑創作」不僅是要創作出與最初手稿上有著相同線條力量的最終成品,從某種特別的方面來看,它也指涉完成雕塑作品的這趟「旅程」,也就是完成雕塑的整體必要過程。藝術家一步步將其振動力注入作品,藉由雙手,將其肉眼所視、內心所感,轉移至石材上,再傳遞給觀者――這種能量是以雕塑做為載體來傳達給我們的。
而Arkad 基金會源自於同樣自然而真摯的力量,目的是為了打造出一座跨文化中心,能在此發展藝術計劃、提倡和傳播文化,特別是雕塑。基金會時常與義大利國內和海外的公共和私人單位合作,以當代計劃為基礎,主要以促進知名和/或新生代藝術家與當代藝術圈的交流為題旨,同時也提供藝術培訓場所以及提供藝術家在創作期間的住所。
Arkad 基金會也是不同世界和文化的相遇之所。多年來,它愈發致力於向外界介紹其所在地區的藝術發展,也介紹其他文化和世界各地的藝術體驗給韋西利亞的藝術家認識,它在義大利國內及國際上是個真正且獨特的存在。「融合計劃」(Fusion)是在眾多特秼經驗中的一個突出例子,為韋西利亞在地雕塑家社群和他們來自香港的同行,共同創造出不可抹滅的藝術和人際相遇。而他們共聚創作的作品,真實融合不同卻平行的藝術世界,先後於塞拉維札和香港展出,成為深刻相互理解的相遇經驗。
薩璨如和貝杜以其空間、想法、能量、精神和笑容,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中,成為義大利及國際當代藝術圈中的一座燈塔,那兒是一個安全又好客的落腳處,也是兩位藝術家的安身之地,供其持續以相同語彙進行創作、受人理解,它同時也是為了尊重其他創作者及希望傾聽藝術之聲的人所打造的地方。他們已然是創作和互動、鼓勵和勇氣、挑戰及信任人與未來的良善典範,是獨一無二的薩璨如和貝杜。
*2024 双方藝廊 「湧現SYNERGY:薩璨如Cynthia Sah + 尼古拉.貝杜Nicolas Bertoux 雙個展」專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