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順的靈魂
文/張頌仁
薩璨如的大理石和青銅雕塑只能用典雅這辭來形容。這些作品的氣質優雅從容,在靜穆中表現了嫻雅的流麗。典雅並指其造形的完美、完善。所謂完美,表現在視覺上的滿足,有如一篇樂章的完滿結束或文章的整體呼應。薩璨如的典雅得自大理石的柔性美,或來自一種陰柔的運動感。她命名近年的新作「水」,而水的順就形勢,水的盈滿,的確能為這些作品釋名。
薩璨如作品的造形有如液體凝定的造形。一種非陽剛的運動,柔性的韻律緩緩推動了作品的去勢,運動靜止則造形凝固定型。統攝這批作品的力量不是個別造形的氣勢,是地心引力。一種無風的動力,不費勁的力量貫注薩璨如的雕刻。其典雅的完美正來自這種順勢而去,勢盡而止的風度。典雅也意味了純淨、簡潔。薩璨如的造形沒有贅辭,精簡而不支離。一脈無形的軸心貫穿作品的造形。作品的去勢隨著軸心流轉,直至尋到靜止的平衡點而凝佇不前。其造形感可說是靜止的造形,在自然的韻律裏體現的形狀有一種理所當然的安穩。
相對一般石刻的陽剛,陰柔形容了薩璨如作品的神髓。她的作品造形大致是俯伏下向的,如水流的順勢就下。作品的個別命題亦親切和感性。「俯順的靈魂」、「私語」、「甜蜜的醒覺」等題目都意味了情感靜靜的開放,坦懷而又體諒,像開向一個張臂的擁抱。她的雕塑不是那種傲立獨倨的作品,而是坦率體己,包容而親切的。從雕刻語言看,她的作品有古典音樂的韻律和變奏結構,主題和變奏題穿插呼應成一個典雅的對話。
義大利大理石是一種歷史悠久的雕刻材質,其溫淳的品質自有一派文化氣息。而且大理石還有肉體的溫和感覺,在薩璨如的作品中很感性而又很優雅地表現出來。針對這種肉體的感覺可以作為回顧作者前期作品演變至今的一條線索。
她前期的作品中往往採用直截的女陰意象。完潔的大理石面上的瑕疵和裂紋被溫和地打開成隙縫,透入石材的內心,透露了它內部的消息。這意象是肉體而感性的,是柔順而誘惑的。薩璨如常用月圓為其外型;而像月陰,這些作品的境界孤寂凝靜,其性意象雖然誘惑,但也是孤陰獨處而不孕的。作品的整體造形一般用簡單的幾何狀,形制大致較薄弱,因為薩璨如用心於石材的感性和觸覺,沈醉於材質的表面和石塊的內部。
這種陰柔的感性也帶激情。她對瑕疵和裂紋似乎有一種無名的激動和好奇:完整而封紋不動的原石竟然可以透過瑕疵而參透其裏。薩璨如這種對物體內部的好奇,反映了對物體之間的溝通的渴望,而在她近年的創作 漸漸發展出一種符合她的氣質和秉性的對話方式。她對大理石的沈思演變爲流轉和諧的對答。孤獨凝止的造形轉化為靈動而富於韻律的雕刻。壓抑不解的激情昇華成古典而有節律的抒情。
近年的創作可以說完成了薩璨如早期作品所孕藏的神髓,而且達到了對生命更深一層的了解和情意。在雕刻上也更完美地發揮了大理石本身的氣質。這種對自己的藝術和對生命的了解得自柔順的智慧,讓自然的韻律不費力地引導出作品的外形。作品的和諧與韻律也在流水似的俯順中激盪出迴響不絕的對話。
1994 臺北漢雅軒 「What is essentital is invisible to the eye.—薩璨如個展」專文
萌芽 1995
SPRING SPROUT
11.5 x 19 x 11cm 7 x 55.5 x 45cm
Bronze and Black Marble
犛 1995
CULTIVATING
48 x 77 x 34.5cm Marble
波紋 1995
A DROP AND RIPPLES
30 x 63 x 37cm Marble
接觸 1995
CONTACT
42 x 107.5 x 55cm Petite Granite
築巢 1995
NESTING
26 x 38.5 x 24cm Bronze